2022年呼伦贝尔市各级河湖长及各级河长办在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按照水利部、自治区河长办的部署和要求,聚心凝力,着力推动河湖长制各项工作落实落地,有效提升全市河湖管理保护水平,全面完成了本年度河湖长制工作任务。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呼伦贝尔市进一步落实双总河湖长制,推动河湖长制落实落细。组织召开总河湖长会议,签发总河湖长令部署重点工作。二是完善组织形式,统筹推动落实。落实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审议通过年度河湖长制工作要点并由市河长办印发实施。针对换届后人员变动较大的实际,邀请水利部专家在全市领导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大讲堂中对各级河湖长及责任部门负责同志开展培训,培训人数550人。三是强化规划引领,夯实管护基础。印发实施全市有开发利用任务的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持续完善“一河(湖)一策”方案。印发实施《呼伦贝尔市“两河两湖”水生态综合治理规划》。四是认真履职尽责,推动问题整改。市第一总河湖长、总河湖长、副总河湖长及市级各河长湖长带头履职,对重点问题、重点事项通过批示和召开现场会等方式研究解决,全年市级河湖长共针对重点事项批示8次。全年各级河湖长及河长办累计巡河巡湖2.6万余人次,其中市级河长湖长巡河巡湖57人次。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内蒙古期间,我市接收涉河湖信访案件14件,已全部按时办结并向社会公告。五是建立长效机制,强化协同合作。持续强化“河长制+司法”模式落实,加强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全年公安机关处理涉河湖案件19起、涉案犯罪嫌疑人32人,检察机关办理涉河湖案件线索79件,立案64件,制发诉前检察建议58件。跨省跨盟市河湖管理机制发挥作用明显,向齐齐哈尔市河湖长制办公室发送涉河湖问题协办函,会同大兴安岭地区河湖长制办公室联合开展嫩江流域跨区域联合执法检查,推动省际界河涉河湖问题处理解决,形成了共抓大保护,共促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态。采砂管理“政府主导、科学规划、面向市场、加强监管”四个机制初步建立,全市河道采砂乱相得到根本性转变。六是严格用水管理,提升监管水平。强化水资源管控,严格按照“四定”原则,合理配置各类水源,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7.06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等指标均达到自治区考核要求。七是强化污染防治,有效推动治理。地表水质达标、工业园区污染控制、旗市区及城市污水处理率、行政村污水治理、黑臭水体排查、农业点面源污染等污染防治工作均较好的完成了年度任务。八是强化多措并举,推动生态修复。年度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目标805平方公里,现已超额完成。加大湿地保护力度,通过多种手段有效遏制湿地内乱采、乱倒、乱排、乱建、乱占等问题。持续加强呼伦湖等重点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市第一总河湖长、副总河湖长分别亲自批示调度,全力组织实施“十四五”呼伦湖保护治理项目,现已完成全部年度建设任务。
下一步,呼伦贝尔市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化治理,持续推进河湖长制走深走实,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将呼伦贝尔的“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